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德育天地>>国旗下讲话>>文章内容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第十三周升旗仪式——消防月话平安
发布时间:2018-12-03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九4

同学们,入秋以后,风干物燥,是火灾的多发季节,全国各地都在紧锣密鼓的开展冬季防火工作。现在社会生活中,火灾已经成为威胁公共安全,危害人们生命财产的一种多发性灾害。据统计,全世界每天发生火灾10000起左右,死亡2000多人,伤30004000人,造成直接损失达10亿多元。给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2008年海宁“2·15”特大火灾造成39人当场烧死,4人受伤(其中一人因伤势过重医治无效死亡)的严重后果。事后查明是有一伙老人,搞迷信活动,在一个违章建筑里面点火,结果火烧起来了。1994年新疆克拉玛依友谊馆发生特大火灾,致使325人被烧或窒息死亡,其中中小学生288人,干部、教师及工作人员37人,受伤住院者130人。 倾刻间,五光十色的剧场成了火魔肆掠的人间地狱,其状真是惨不忍睹。造成火灾的直接原因是由于克拉玛依友谊馆人员及其主管部门负责人严重违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玩忽职守,汇报演出活动的组织者严重失职、渎职造成的。令人痛心的是,火灾的悲剧每年还在各地不同程度地上演着。

  纵观这些夺走无数人生命的火灾事故,有几起不是我们消防安全意识淡薄酿成的恶果?有几起不是对我们漠视生命,追求一时利益的惩罚呢?其实很多的安全隐患并不是我们没有看到,但为什么却没有及时地处理好?究其原因还是人们在内心深处缺乏对生命的关爱,对生命的珍惜。

  当然,假如真的遇上火情,也不要慌乱。因为世界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绝望的人。面对滚滚浓烟和熊熊烈焰,只要保持冷静,机智的运用火场自救逃生知识,就有极大可能拯救自己,甚至他人的生命和财产。

身处人员密集的校园的我们,应在脑海中长期鸣响“119”警铃,提高防火意识和技能。在火灾的预防与自救中我们应做到哪些呢
     1.同学在任何地方不要玩火。 
     2.家里不要放汽油、酒精等易燃、易爆物品。 
     3.不要用明火(打火机、火柴等)照明寻找物品。 
     4.出门或睡觉前要检查家里的电器是否已经切断电源,煤气阀门有没有关好。 
     5.同学们不要去燃放烟花、爆竹。 
     6.家里在烧东西的时候,必须有人在其旁边。 
  7.灭火时不要贸然打开门窗,以免空气对流,加速火势蔓延。 
  8.燃气罐着火,要用浸湿的被褥、衣物等捂盖灭火,并迅速关闭阀门。 
  9.家里电器着火要先切断电源,再用干粉或气体灭火器灭火,不可直接泼水灭火,以防触电或电器爆炸伤人。 
  10.油锅着火,不能泼水灭火,应直接盖上锅盖或用湿布覆盖,并关闭炉灶阀门。 
  11.家里着火千万不要惊慌失措,如果火势不大,应迅速利用家中备有的简易灭火器材(如饮用桶装水),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扑救火源。 
     12.身上着火,千万不要奔跑,可以就地打滚或用厚重的衣物压灭火苗。 
  13.遇到火灾不可乘电梯,要通过楼梯、走廊等逃生。 
  14.如果所有逃生路线都被大火封锁,要立即退回室内,用打手电筒、挥舞衣物等方式向窗外发送求救信号,等待救援,并关闭室门。 
  15.发生火灾时要迅速逃生,不要贪恋财物;更不可逃出后在进入火灾现场拿东西。 
  16.室外着火时,如果门已发烫,千万不可开门,以防大火蹿入室内。要用浸湿的被褥、衣物等堵塞门窗缝,并泼水降温。 
  17.遇到火灾,要当机立断披上浸湿的衣物、被褥等,屏住呼吸或用湿毛巾等捂住口鼻,向安全出口方向冲出去。 
  18.遇到火灾,不要盲目跳楼,可利用阳台、落水管等逃生自救。也可以用绳子或把床单、被套撕成条状连成绳索,紧栓在窗框、暖气管、铁栏杆等固定物上,用毛巾、布条等保护手心,顺绳滑下。

消防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建立良好的校园消防安全管理秩序,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前提和关键。我们必须树立“珍惜生命,远离火灾”的强烈消防安全意识,把消防安全工作提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为构建良好的校园环境做出我们的努力。

我们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给位的聆听。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