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德育天地>>国旗下讲话>>文章内容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第十六周升旗仪式——冬至
发布时间:2018-12-24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七1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们演讲的主题是《冬至》。本周六我们将迎来冬至这一节气。

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冬至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为冬节,所以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古时候,漂在外地的人到了这时节都要回家过冬节,所谓年终有所归宿。古时有冬至一阳生的讲法,也就是说从冬至这天开始,阳气慢慢开始回升。 

冬至时间在每年的公历1221~23日。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冬至前后,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运行的速度稍快,这造成了在一年中太阳直射南半球的时间比直射北半球的时间约短8天,因此北半球的冬季比夏季要略微短一些。古人讲: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古人认为自冬至起,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即下一个循环开始了,冬至一阳生、天地阳气回升,为大吉之日

冬至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一个传统的祭祀祖先和神灵的节日。冬至节,来由于节气特点“冬至一阳生、天地阳气回升”,古人认为自冬至起,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因此在冬至祭祀神灵和祖先,此后形成节日习俗。相传冬至是24节气中最早被制订的一个,为二十四节气之首。冬至是上古时期根据天象物候确定阳气渐渐开始回升而定出的节气。冬至这天,太阳运行至黄经270°冬至点),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南端,太阳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又称为冬至线),阳光对北半球最为倾斜。因此,冬至日是北半球各地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并且越往北白昼越短。在北极圈以北,这一天太阳整日都在地平线之下,成为北半球一年中极夜范围最广的一天。对北半球各地而言,冬至也是全年正午太阳高度最低的一天。冬至这天,北半球得到的太阳辐射最少,比南半球少了约50%。冬至节届即一阳生,新岁实始。《载敬堂集》载夏尽秋分日,春生冬至时,冬至节,春之先声也。冬至过后,夜空星象则完全换成冬季星空,并且从今天起开始进九。而此时的南半球正值酷热的盛夏 

古人认为自冬至起,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因此,后来一般春节期间的祭祖、家庭聚餐等习俗,也往往出现在冬至。冬至又被称为小年,一是说明年关将近,余日不多;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在现存文字记述中的把冬至作为节日来过最早在汉代。周历的正月为夏历的冬季十一月,因此,周代的正月等于如今的农历十一月,所以说拜岁和贺冬并没有分别;直到汉武帝采用夏历后,才把正月和冬至分开;从现存文献上考究,专门过冬至节是自汉代以后才有,盛于唐宋,相沿至今。

为大家普及传统文化、24节气,是当代青少年应尽之责。望诸位听得我们一席话,能有所获。谢谢大家,我们的讲话到此结束。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