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教学教研>>课题研究>>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情境教学实践研究>>学习心得>>文章内容
栏目列表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情境创设 ——孔海斌读《信息技术情境创设的策略研究》有感
发布时间:2021-12-20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杨丽

通过阅读《信息技术情境创设的策略研究》一书,感悟信息技术教学的情境创设,更多的应是营造一个“宽松、民主、活跃”的学习氛围,使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与实际问题衔接起来,提出解决问题的要求下面我将具体谈一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情境创设。

一、情境创设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把兴趣比喻成最好的教师,学生只有对某件事产生兴趣,才可以孜孜不倦地学习,兴趣更浓者,能达到废寝忘食的境界。而信息技术课又是一门操作性极强的课程,如果教师在某节信息技术课上一开篇就直奔主题,带领学生动手实践,机械地传授知识,而使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这样的课堂,无疑是缺乏生命力,沉闷不已的。情境创设可以说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敲门砖。

二、情境创设,要在集体和个别活动的乐趣中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课堂还给学生,通过某一任务的情境的布置来引起学生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欲望。老师讲解时间应少,而以学生操作为主,给学生营造一种和谐、融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有效地进行学习。让学生感到心情舒畅,求知欲旺盛,思维自然非常活跃、流畅,学生个体才能敢想、敢问、敢说,学生群体才有“跃跃欲试”的热烈气氛。对在任务完成过程中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而表现出来的问题,则由教师在巡视时解决。

三、教学情境的创建,要结合新课改的理念及具体教学实践

1.创设悬念情境。悬念情境是指教师针对学生的求知欲强、好奇心切等特点,创设具有科学性、新颖性,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起学生探索活动的各种疑问。所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创设悬念情境就是将学生引入新的思维境界,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深层次思考与探究。例如:有位老师在教授“复制和粘贴”时,先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谁能1分钟打1000个字?”学生们一听,有的张大了嘴巴,有的无奈地摇头,有的在凝神思考,教室里变得鸦雀无声。这时教师紧接着说:“其实,你们每个人都能1分钟‘打’1000个字,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吗?”学生听了更惊奇了,一个个瞪大了眼睛,全神贯注地听讲,教师继而引出“复制和粘贴”的学习内容。  

2.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发散性思维。在课堂教学中,必须精心设问,巧于提问,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多思,鼓励学生去发现问题,大胆发问,使之入境。如在讲“查找与替换”一节课时我设计了两个问题。一:这篇文章中“的”字出现了多少次?二:想把文章中的“计算机”都改为“电脑”该怎么办?这二个问题的提出,使学生开始思考,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打开了思维的大门。在应用以往所学的知识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时,教师及时点拨讲解,起到了水道渠成的作用。利用学生好胜的心理在关键处设问,“还是不能说服让我下决心,还有其他更好的理由和样式吗?”促使学生不满足现状,集中注意力,积极思考,让他们通过主动思维学习新知识,得到新规律。

3.创设竞争情境。当今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也是一个合作的社会。作为现代人,善于与他人合作,也是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在教学中,老师把学生当成了认识的主人——参赛选手,充分发挥他们在认识过程中主体作用。教师利用每个学生都有强烈的创造欲望,都想成为己方取胜的功臣这种心理,把认识的对象和任务从学生的间接需要变成了直接需要,形成了强烈的内部动机。这种从心灵深处涌现出的强烈的探求欲望和自我成就感,是激发兴趣的最根本的源泉。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的精神生活才会丰富,思维才会灵活多变,为学好信息技术打下坚实的基础。

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小竞赛活动,巩固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如举行学生打字比赛、绘画比赛、贺卡设计竞赛等。使学生随着知识和能力的发展,始终保持高度兴趣。实践证明了竞赛的过程也是很好的学习和提高的过程。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课堂在情境中有机拓展,学生情感在情境中充分体验,教学效果在情境中不断提高,是非常有意义的。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结合新课改的理念,采用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可激发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爱学,让学生主动地构建知识体系,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信息技术课的情境教学也就成了我们信息技术教师今后努力的方向。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同济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劳动西路19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