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教学教研>>课题研究>>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情境教学实践研究>>学习心得>>文章内容
栏目列表
让语法情境教学充满灵动性 ——李丹微课“八年级上册 Unit 8语法 过去进行时”观后感
发布时间:2021-12-20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杨丽

近期一直在学习马黎老师名师工作室推送的系列微课,受益匪浅。本篇以南外仙林吴晶颖老师的八年级上册Unit 8的语法课作为学习对象,学习了吴老师语法课的先进的教学理念。在语法教学中,不再是枯燥地讲解语法知识,更重要的是让语法知识的学习贴近学生的生活,让语法如同水流一样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的放矢,配合课堂操练,达到最完美的效果。

一、语法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

吴老师这节课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本。教师在反复了解学生认真特征、语言能力的基础上,设置了合适的教学场景,如导入环节,教师利用Kitty一家作为引入,而Kitty作为学生的老朋友,自然不陌生,教师在开始就设置了一个友好的学习场景,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生面临新知识的恐惧心理。其次,教师选取了一些例句,没有过难的单词,对学习新语法知识的学生来说,减轻了一些负担。语法课主要是以熟悉语法知识为目的,新单词不应该过多地体现在语法课中,否则就会喧宾夺主,也会影响学生对语法知识的掌握。也可以说,教师很好地定位了这节语法课,没有浪费时间在新单词的教授上。

 

二、加强学习策略的指导,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诚然,语法课需要教师的讲解,也需要配合大量的操练,但这些操练并不是漫无目的的重复,要有的放矢,达到最优效果。教师在指导学生做练习的时候,辅助教授他们解题技巧,如应该根据时间状语来确定所选择的时态,可谓授人以渔,让学生习得规律,而不是为了做题而操练,节省了学生很大部分的精力。

 

除此之外,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风格,将学习内容由浅入深循序递进,先由一般过去式和过去进行时的对比,延伸出when/while等词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让学生自主探究规律,把课堂过渡到学生自己手中,把直接讲解和间接渗透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

 

三、注重语言实践,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教师进行了充分地语言知识的输入,从语法知识的讲解到各种题型的操练,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坚实的脚手架,让学生可以对语法知识的学习水到渠成。教师不仅从选择题、填空题等多个题型入手,训练学生的语言掌握程度,更在本节课的最后,进行了一个小活动,把语法知识拉回到学生自身,通过询问你昨天早上正在干什么?你的家人昨天早上九点正在干什么?你的家人昨天早上10点到11点正在干什么?,让学生产生一种把自己的生活与本节课语法知识紧密联系起来的感觉,语法知识不再浮于书本,不再是书本里枯燥的句子,而是真正转变成与自己相关的、流淌在生活里的知识。另外,教师要求学生利用的形式,这就对学生的语法掌握要求更高,学生不仅要会说,更要把说的内容写对,这无疑对学生的能力具有更高的要求,是对学生掌握程度一种最为直观的检验,放在本节课的末尾,既是一种对本节课的高度总结,同时也是对本节课效果的一种最好的检验方式。

 

语法课堂不再是一个局限于书本知识的活动,语法知识的教学可以生动,可以有趣,更重要的是教师如何把语法教学真正地贴近学生的生活,让课堂变得灵动,让每一位学生真正做语法的主人,是值得每一位教师认真思考的问题。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同济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劳动西路19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