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教学情境在教学中的作用不同。实际教学中往往是多种教学情境同时用于课堂。一般而言,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情境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包括以下类型。
1.根据创设的教学情境的性质不同可分为:真实型教学情境、仿真型教学情境、提供资源型教学情境。
(1)真实型教学情境
教师让学生亲临生活实际之中,比如在社区、工厂、野外等真实的生活与场景中学习知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就是真实型教学情境,即现实情境。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运用的比较多。
(2)仿真型教学情境
教学中受时间、空间、财力、物力的限制,不可能每节课都把学生带到实际生活中,一些较难接触或不易真实接触的学习内容,可以借助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模拟现实情境,也可以采用学生模拟表演等形式,达到创设情境的效果。仿真型教学情境是教师们经常使用的方法。
(3)提供资源型教学情境
根据课程的教学目标,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由学生选择学习方法,使学生在探索中学习求知,培养其独立学习的能力。在网络环境下的交互学习和研究性学习中使用较多。
2.根据创设教学情境的目的不同可分为:问题情境、探究学习情境、合作学习情境、练习情境。
(1)问题情境
在教学中把需要解决的问题,有意识地寓于各种各样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情境之中。问题情境又可分全课问题与阶段问题情境,全课问题情境多指创设于课堂教学初始的整节内容概要性的问题情境,阶段问题情境则指教师紧扣某一小问题创设的问题情境。
(2)探究学习情境
探究学习情境与问题学习情境是密切相关的。一般情况下,学生在一定的问题情境的刺激下会主动参与探究。但实际教学中,学生围绕问题的探究总是停留在问题的表面,有时引发问题后,教师如果不继续营造探究的情境,好的问题也会渐渐失去挑战性。因此,在探究过程中,需要教师继续深化学习情境,营造探究学习的氛围。
(3)合作学习情境
教学中的合作有利于开拓学生思路,改善课堂气氛,培养与人协作的意识,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合作学习中合作氛围的营造非常关键,教学中创设良好的合作情境是保证学生顺利进行合作的前提。
(4)练习情境
教学中无论是新课的巩固练习还是独立的练习课,往往都需要在一定的情境烘托下,取得练习的效果。新课的巩固练习,有时利用课中的教学情境延伸即可达到引导学生自主练习的目的,有时则需要单独创设。
3.根据创设的教学情境的形式不同还可分为音像情境、图片情境、文字情境、实物情境、语言情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