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教学教研>>课题研究>>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情境教学实践研究>>学习心得>>文章内容
栏目列表
殷轶曌深度学习,人工智能时代生存法则
发布时间:2022-05-25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杨丽

过去几年,人工智能领域最热门的一个分支就是“深度学习”。简单来说,这种称为“深度学习”的统计技术为计算机提供了一种通过处理海量数据来进行学习的方法。通过深度学习,计算机可以轻松识别人脸和人类口语,使机器获得其他形式的人类智能成为可能。

最近一年这段话频频出现在我的课堂里,出现在开篇《信息与信息技术》这个环节的教学中。每每结合具体的案例,描绘出“人脑不断退化、电脑不断自我进化”这个可怕的场景时,我和孩子们都会不由自主屏住气,有短暂的失神。每次我都会以“保有好奇心、拥有坚持力、掌握思维力”激励小家伙们好好学习,可怎么拥有思维力?思维力又具体包括了哪些能力?我的课堂能对“掌握思维力”起到些什么作用?暗暗自问时总有些心虚和茫然。

重新翻开《把课堂还给学生——如何构建理想课堂》一书,第六章——如何引领学生深度学习,再次点亮我脑海深处,以人的“深度学习”对抗机器的“深度学习”,不妨为解忧的一剂良药。

文中提到深度学习是主动的有意义的学习,注重理解,以反思性、批判性、审辩式思维能力培养为目标,有利于知识的迁移与应用,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培育创新素养。”这些描述细化起来,和所谓的浅层学习对比,简要列表如下:

 

比较项目

学习类别

深度学习

浅层学习

教学观念

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为导向

以教师为中心、以内容为导向

学习观念

通过知识建构、转化及应用,探寻个人意义、理解现实世界、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记忆、复制书本知识或教师讲授的内容来增加知识量、应付各类测试

学习动机

满足自身发展需求

迫于外在压力

记忆方式

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死记硬背,机械记忆

知识体系

在新知和原有知识间建立联系,掌握复杂概念、深层知识等

知识零散、孤立。近期记忆习得,多是概念、原理等浅层知识

关注焦点

解决问题需要的核心论点和概念

解决问题需要的公式和线索

迁移能力

把所学知识迁移应用到实践中

不能灵活运用

学习结果

高质量、高水平

低质量、低水平

 

结合到教学实例,我可以直接告诉学生,信息的特征是:真伪性、传递性、共享性、可加工性、可存储性、时效性等,让他们机械地死记硬背。还可以从他们的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六个恰当的生活案例,让学生在案例和特性之间想一想、连一连,用形象有趣的方式帮助他们理解并不知不觉形成记忆。通过定期的复述回顾、实景练习等方式,帮助学生逐步从浅层认识到深度理解,获得记忆、掌握方法、形成策略。而“走向深度学习的结构化学习”观点更和近年我尝试的思维视觉化课题不谋而合。“知识结构化—方法结构化—问题结构化—思维结构化”,环环相扣、相辅相成,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利用思维导图形成结构化知识,是我在教学中已经坚持了几年的尝试。然而也始终仅仅停留在用自己的理解勾画新知,进一步把新信息与已知概念和原理联系起来,整合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的程度。在问题的设计,尤其是问题结构化设计方面,需要进一步学习、思考和尝试。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同济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劳动西路19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