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教学教研>>课题研究>>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情境教学实践研究>>学习心得>>文章内容
栏目列表
聚集主题意义 关注思维提升 ——李丹关于主题拓展阅读微课的学习笔记
发布时间:2022-11-23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杨丽

《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核心素养包含六要素,第一点便是主题语境。主题语境涵盖“人与自我,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涉及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等内容,为学科育人提供话题和语境。

截止目前,马老师工作室推出的微课视频中,有六个是关于主题意义拓展阅读,包括江北新区浦厂中学张祥锦老师的八下 Unit 7 Seasons,江宁区高新区学校陶慎中老师的八上 Unit 3 A day out,第十三中学洪山校区金秀萍老师的七下 Unit 1 Dream homes,南京鼓楼实验学校庄静老师的七上 Unit 5 Let's celebrate!,中华中学上新河初级中学杨娟老师的八上 Unit 4 Do it yourself和南京鼓楼实验中学宋洁清老师的八上 Unit 5 Wild animals。

Seasons一课中,张祥锦老师首先介绍了诗歌的特点和欣赏诗歌之美,即韵律美,意象美和修辞美,其次带领大家从欣赏诗歌之美的角度复习了Seasons of the years这首诗。最后导入一首课外诗歌,引导学生从韵律,意象和修辞三方面赏析诗歌。从而实现从书本已学拓展到课外未学,培养学生迁移能力。在两首诗歌赏析的基础上,感叹四季之美,自然之美。

A day out一课中,陶慎中老师通过几个Wh-words回顾了Reading文本信息,并总结了reading tips,给予学生学习方法上的指导。其次在导入新文本之后,陶老师通过图片,引导锻炼学生“看”的能力,既有通过“看”去观察和识别,也有理解和评价视觉材料。

 

借助流程图,文本信息以更清晰和更有逻辑性的形式呈现,使学生对整个文本一目了然。

 

Dream homes一课中,金老师以What is home? 贯穿整节课。充分利用新文本附带的图片,锻炼学生“看”的能力。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 What time is it? Who are the people? Wha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Where are they? What’s the season now? What are they doing? What else can you see? What’s your feeling about the picture? 通过这一系列的问题,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识别,进行适当推测,评价图片,并运用此视觉材料完成文本阅读。

 

Let’s celebrate!一课中,庄老师简短回顾书本介绍的六个节日,紧接着用riddle导入对重阳节的介绍,在新文本阅读时,庄老师配以音频朗读,无形中让学生有了一次听力锻炼的机会。庄老师引领学生挖掘文本中涉及到的中西方文化对待老年人的不同,意识到中西方文化差异,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时代发展等原因,中国人在对待变老和老年人这件事情上的思想态度发生了变化,与文本中所表达的观念不完全一致。在教学中,老师应注意与时俱进,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

Do it yourself一课中,杨娟老师首先复习了Andrew’s DIY jobs and the problems he caused。然后提出三个问题:How to do DIY?What are the tips of DIY? Why do we do DIY?这三个问题既围绕Reading文本,也借此导入新文本,并展开新文本的分析。最后杨老师提出以下观点:学习是充满乐趣的,是伴随思考并持续一生的。DIY是一种学习的方式,它可以是有趣的,可能是困难的,也可能是成功或失败的,无论结果如何,我们都收获了一项可贵的经历。

 

Wild animals一课中,宋老师开门见山指出像大熊猫一样,野生动物面临各种各样的危险。首先呈现新文本的标题,猜测标题中kneeling词义,分析其修辞。更进一步通过标题去预测文章内容,培养学生推测想象和逻辑能力。

 

针对文本特点,宋老师从故事的开始(beginning),发展(development),高潮(climax)和结尾(ending)四部分逐一分析。

 

粗浅分析以上六篇主题拓展阅读课之后,发现此类课程的共性之处,如下:

一、主题一致

既然是主题拓展阅读,则所选文本表达的主题必然与书本Reading主题相一致。学生对主题意义的探究直接影响学生语篇理解的程度,思维发展的水平和语言学习的成效。拓展了主题,加深了学生对此主题的认识和理解。

二、语篇的一致和多样

语篇多与多模态形式呈现,既包括口头和书面的,也包括音频和视频的。语篇承载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传递文化内涵,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因此,在开展对主题意义的探究的活动中,语篇不仅为学生发展语言技能和形成学习策略提供语言和文化素材,还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提供平台。

六位老师在语篇选择上都保持了与Reading语篇的一致。例如 A day out是一篇游记,陶老师新选文本也是一篇游记。Do it yourself对应说明文, Wild animals对应的记叙文。同时注意语篇的多模态形式,金老师在Dream homes中添加图片,庄老师在Let’s celebrate!添加音频。这些有效的形式都会对学生英语学习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阅读教学的多样化

主题拓展阅读说到底还是一个阅读课。阅读课该如何处理文本,不同的老师有自身的偏好。在这六节微课中体现为关注文本结构(基于语篇特点或者逻辑思维),培养“看”的能力,从标题预测文本信息,猜测词义,分析情感等。

四、涵盖文化知识要素

文化知识包括中外文化知识,是学生在学习语言活动中理解文化内涵,比较文化异同,坚定文化自信的基础。文化知识涵盖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学习中外优秀文化,有助于学生在对不同文化的比较、鉴赏、批判和反思的过程中,拓展国际视野,理解和包容不同文化,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情感,成为有文明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人。

在以上六篇微课的结尾部分,六位老师大多设计了further thinking这个环节。这是对学生进行文化情感知识和教育的体现。一节英语课结束,学生不应该只关注这节课学了几个单词或者语法,而要借助英语这个工具去探知感受这个世界。

以上是我本人近期观看微课的粗浅认识,对于我个人来说是一个学习积累的过程。在后期教学过程中,我会时刻思考,化意识上的认识为自觉的实践。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同济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劳动西路19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