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教学教研>>课题研究>>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情境教学实践研究>>学习心得>>文章内容
栏目列表
殷轶曌学新课标,再看信息学科的核心素养
发布时间:2022-11-23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杨丽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青少年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巨大的,有人曾做过一个测试,即给还不会说话的小朋友智能手机,他们中间很多都会用自己的小手指在屏幕上划来划去尽管他们可能还不会走路好多再大一些的小朋友会举起智能手机给他人拍照,尽管他们可能还不会给自己系鞋带不少刚到学龄的小朋友就会在购物网站上把自己喜欢的东西装进购物篮,尽管他们可能还认不全屏幕上的文字。他们的世界从开始就是个网络的、信息的、数字的世界。这种朴素的耳濡目染,导致他们走向不同方向的机会均等,若缺乏正确的引导和系统的教育,后患无穷。

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未成年人已成为中国网民的最大群体,网络上不健康信息成为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信息毒瘤,加强行政部门治理可以割掉毒瘤,提升青少年的信息素养则是提高他们自身免疫力的最有力手段

信息素养代表着信息获取、信息鉴别和信息利用的意识和能力,还包括信息应用的道德伦理等。信息素养的内涵也会随着技术的发展及其对社会影响的深入发生变化。例如,在新一轮信息科技课程课标解读中,学科聚焦培养的核心素养就进一步清晰解读为: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四个方面。再具体一些,信息意识指个体对信息的敏感度和对信息价值的判断力;计算思维指个体运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思想方法,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涉及的抽象、分解、 建模、算法设计等思维活动;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则指个体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通过选用合适的数字设备、平台和资源,有效地管理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开展探究性学习,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信息社会责任是指个体在信息社会中的文化修养、道德规范和行为自律等方面应承担的责任。这四方互相支持,互相渗透,共同促进学生数字素养与技能的提升。

就拿计算思维来说,从方法学的视角看,科学研究有三大基本方法:理论方法、实验方法和计算方法。对应解决科学问题的三种思维方式:理论思维、实验思维和计算思维。理论思维强调推理,实验思维强调归纳,计算思维作为信息素养的核心之一,强调的是问题的自动求解。将“计算思维”作为中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是要让学生能对问题进行抽象、分解、建模,并通过设计算法形成解决方案;能尝试模拟、仿真、验证解决问题的过程,反思、优化解决问题的方案,并迁移运用于解决其他问题。而不是仅仅会使用现成的软件工具。类似于学习数学,培养数学思维是要借助于基本数学原理来解决新的问题。

要想在学科教学中真正让这些素养落地生根,最好的方法就是带着学生一起体验。有真实体验,才会有代入感,通过体验,知其然;通过学习,知其所以然。从而实现建构知识、提升技能、素养内化。而从情境到案例的选择和设计可以算是体验的核心,这也和本课题的研究方向不谋而合。如何创新教学方式,以真实问题或项目驱动,引导学生经历原理运用过程、计算思维过程和数字化工具应用过程,建构知识,提升问题解决能力;创设真实情境,引入多元化数字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支撑学生在数字化学习环境下自我规划、管理、评价,将是下一阶段在课题研究和实际教学中重点打磨的方向。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同济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劳动西路19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