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2日上午,常州市初中美术教研活动在同济中学举行,主要内容是研究孔德颖老师上的一节美术课《变迁中的家园——老房子》。这节课是八年级教材中造型表现领域的学习内容,对美术专业技法的要求比较高,是欣赏性和表现性相结合的一课。而这节课主要是以常州本土文化为背景, 通过欣赏建筑的变化来体会家乡的变化,用钢笔线描方法描绘记忆中的老房子,表现对过去家乡的印象,表达对童年的回忆和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这节课在教学情境方面颇用了一番心思,许多个常州不多见的民居、小巷的视频被组合成一个常州风情片,几组今昔对比的照片引起学生对已经消失的老房子的回忆,从而了解家园的变迁。在课前大量充分的准备工作中,绘制范画就是一个艰巨的工作,几十张根据实景拍摄的老房子照片,要把它们用钢笔线描的形式画下来,并通过同一视角的对比欣赏,向学生讲解构图知识和线描技法。运用这种直观的教学,让学生理解抽象化的美学概念,这对于美术老师来讲也是一个挑战。另外就是老师的示范,向没有任何美术基础的学生传授非常专业的美术技法,除了老师应具备扎实的基本功以外,可能就是如何边讲边画,把画中的每根线条都解释清楚,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从孩子们专注的神情就可以感受到他们已经全身心地投入到欣赏和绘画中,虽然这节课没有以往公开课那种热闹的场面,但却让在场的每个人真切地投入;虽然这节课也没有以往公开课那种花哨的活动,但却是真正让绘画浸润心灵的一种尝试。
在课后的教研中,许多美术老师都就这节课的亮点作了较高的评价,市教研员车言宁老师也对这节课准备充分和教案的规范程度作了高度的评价,并明确指出这节课对青年教师的美术课堂教学有着积极的示范指导作用。
不一样的学科,同样的课堂,都是学生成长的殿堂。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深度推进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同济中学美术老师充分意识到美术教育有别于科学教育与思想教育的特殊作用。本节课不仅展示了同济美术教师的教学风采,更是全面展示了同济美术组近年来积极探索美术课堂有效性的研究成果,相信在如此灵动的艺术课堂的熏陶中,同济学子的艺术修养必将得到提高!(常州市同济中学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