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3月11日下午,浙江南海实验学校的领导和老师们来我校参观,并就同济中学绿色课堂转型成果进行学习与观摩,我校热情地接待了随行人员。英语、数学、语文、生物四门学科的优秀教师精心备课并开设了对外公开课,各部门都对此次交流活动高度重视。一年来,小组合作学习、绿色课堂逐渐成为了同济课堂的主旋律,这也让同济中学有了自己的金色招牌。
下午一点半,随行教师根据安排进班听课。在同济的每个教室里,学生的座位都按照小组模式安排,每位同学的桌上都摆放着学习提示牌,黑板的右上角都贴着课堂绩效评价表。课堂上,学生们能独立对学案的每个问题进行认真思索,组员们能在小组代表的带领下合作探讨互帮互助,小组间能积极争夺每一个发言与加分的机会,学生个人对于问题的陈述也有着独特的思考与见解,且语言组织能力很强……这些改革后的效果着实让来访的教师感受到这才是学生真正的课堂,真正地实现了从老师传统教到学生自主学的转化。一方面,学生的表现欲在自主课堂中得以激发,小组合作促其发展,培养了团队合作的能力,体现绿色课堂的精神;另一方面,教师的教学案设计,后期的跟踪教学既能保证优生能得以提高,同时又保证了学困生的基础能夯实。
两节课时间的听课活动结束后,随行教师及本校领导们齐聚会议室,张加红校长召开了关于同济中学绿色课堂转型的交流研讨会。张校长首先简单介绍了同济中学的概况以及本校的特色项目等方面,然后就同济中学绿色课堂的特点和如何开展此次改革的行动研究过程做了相关介绍,张校长重点解读了绿色课堂教学的几个主要环节。绿色课堂通过学生自学、交流、讨论、互帮等手段,实现共同而有差异的全面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着眼培养学生的品质、能力、学习方法等目标,允许差异,尊重差异,利用差异资源进行教学,这是教师可操作可运用且适合学生长远发展的方法和模式。
会后,各学科的教研组长及与会领导分别对四位老师进行评课交流,四位老师的课堂展示各有特色,但是共性便是小组合作的优势不断得以体现。课改以来,课堂上,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了激发,参与度提高,学生发言的音量提高,同时,每个学生发言的准确度也在提高。学生愿意去表达和分享自己的观点,拥有了自己的话语权,可以看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不断显现出来。课堂上,四位老师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小组互帮释疑、知者加速等环节都很自然流畅,学生在小组内学习交流的同时,自身的基础知识可以得到巩固,更加说明了“讲给别人听才是最好的学习方式”。同时,组内的互帮互助,组长带领全组同学释疑纠错不仅增进了小组的合作意识,也适度保持了组内的良性竞争,保护了个别学生的自尊心,极大地提高了整个班的学习氛围。总之,四位老师上课风格各有特色,亮点颇多,但都坚守了一个原则: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体现了绿色课堂的灵魂,引领学生进行思考与学习。
此次对外交流活动的顺利开展,来访团队收获满满,同济教师也感触良多,每个同济人心中都怀有着对新绿色课堂的感悟和以学生为本的高尚情怀。正如张校长所说,当课改走到深处,当课改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时,成绩也将会是水到渠成。同济中学的新绿色课堂必定在不远的未来会走向盛夏般的枝繁叶茂。(李丹)
下午一点半,随行教师根据安排进班听课。在同济的每个教室里,学生的座位都按照小组模式安排,每位同学的桌上都摆放着学习提示牌,黑板的右上角都贴着课堂绩效评价表。课堂上,学生们能独立对学案的每个问题进行认真思索,组员们能在小组代表的带领下合作探讨互帮互助,小组间能积极争夺每一个发言与加分的机会,学生个人对于问题的陈述也有着独特的思考与见解,且语言组织能力很强……这些改革后的效果着实让来访的教师感受到这才是学生真正的课堂,真正地实现了从老师传统教到学生自主学的转化。一方面,学生的表现欲在自主课堂中得以激发,小组合作促其发展,培养了团队合作的能力,体现绿色课堂的精神;另一方面,教师的教学案设计,后期的跟踪教学既能保证优生能得以提高,同时又保证了学困生的基础能夯实。
两节课时间的听课活动结束后,随行教师及本校领导们齐聚会议室,张加红校长召开了关于同济中学绿色课堂转型的交流研讨会。张校长首先简单介绍了同济中学的概况以及本校的特色项目等方面,然后就同济中学绿色课堂的特点和如何开展此次改革的行动研究过程做了相关介绍,张校长重点解读了绿色课堂教学的几个主要环节。绿色课堂通过学生自学、交流、讨论、互帮等手段,实现共同而有差异的全面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着眼培养学生的品质、能力、学习方法等目标,允许差异,尊重差异,利用差异资源进行教学,这是教师可操作可运用且适合学生长远发展的方法和模式。
会后,各学科的教研组长及与会领导分别对四位老师进行评课交流,四位老师的课堂展示各有特色,但是共性便是小组合作的优势不断得以体现。课改以来,课堂上,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了激发,参与度提高,学生发言的音量提高,同时,每个学生发言的准确度也在提高。学生愿意去表达和分享自己的观点,拥有了自己的话语权,可以看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不断显现出来。课堂上,四位老师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小组互帮释疑、知者加速等环节都很自然流畅,学生在小组内学习交流的同时,自身的基础知识可以得到巩固,更加说明了“讲给别人听才是最好的学习方式”。同时,组内的互帮互助,组长带领全组同学释疑纠错不仅增进了小组的合作意识,也适度保持了组内的良性竞争,保护了个别学生的自尊心,极大地提高了整个班的学习氛围。总之,四位老师上课风格各有特色,亮点颇多,但都坚守了一个原则: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体现了绿色课堂的灵魂,引领学生进行思考与学习。
此次对外交流活动的顺利开展,来访团队收获满满,同济教师也感触良多,每个同济人心中都怀有着对新绿色课堂的感悟和以学生为本的高尚情怀。正如张校长所说,当课改走到深处,当课改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时,成绩也将会是水到渠成。同济中学的新绿色课堂必定在不远的未来会走向盛夏般的枝繁叶茂。(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