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德育天地>>国旗下讲话>>文章内容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第十四周国旗下讲话《让我们承担责任》
发布时间:2011-11-28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八(1)陈安琪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早上好。
我是八(2)班的梅艳。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让我们承担责任”。
 
英国王子查尔斯曾经说过:“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你不得不去做的事,那就是责任。”责任不是一个甜美的字眼,当一个人真正地成为社会一分子的时候,责任作为一份成年的礼物已不知不觉地落在他的肩上。它就像一个你时时不得不付出一切呵护的孩子。而它给予你的,往往只是灵魂与肉体上感到的痛苦。这样的一个十字架,我们为什么要背负呢?因为它最终带给你的将是人类的珍宝——人格的伟大。
     虽然我们还未脱去青少年的光环,还未体会到成年后的重担,但在我们的心中,责任却一直在悄悄地滋生,它就像人生的警钟一般,时时刻刻提醒着我们。面对即将到来的“国际志愿者日”,我们是否应该立即行动,弘扬中国青少年志愿者的精神,履行自己的责任呢?
     所谓“青年志愿者精神”是对中华民族团结友爱、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尊老爱幼、尊师重教等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光大。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悠久文化和灿烂的东方文明,虽未曾举起过"志愿者"的旗帜,但从"乐善好施"的先哲们的千年古训到"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无数仁人志士早已吟唱出人类道德情感的华采乐章。
对于社会,人们希望在建立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渴望真情,渴望精神文明随之发展,社会风气不断好转,建立互助友爱、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这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全新事业,同样需要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精神。“青年志愿者行动”正是适应了社会主义时代精神的要求,着眼于帮困扶贫,救急救难,有助于公正合理的经济秩序、和谐互助的人际关系的建立。
     作为一名中学生,在志愿者日到来之际,我们更应该用自己的爱来温暖整个社会,弘扬中国青少年志愿者的精神。因此,我提议同学们做到以下几点:
  1.乐于助人
  不管对方与你是否相识,在他人遇到困难,身处逆境时,你应该及时伸出援助之手,用自己微薄的力量为他们撑起一片湛蓝的天空。
  2.勇于承担
  是对是错,只要是你做的,就必须学会负责,履行自己的责任:积极的,继续延续,消极的,则及时改正,做到“有则改过,无则加勉”。
  3.舍己为人
  用自己优良的品德与精神,践行“尊老爱幼,互帮互助”,将中华传统美德延续下去,让整个社会洋溢着暖洋洋的感觉。
  4.拾金不昧
  捡到东西能及时交还给本人或老师,而不是放在自己的口袋里,要用自己炽热的心去感染别人,将爱传递下去。
     青春的列车,一直向前驶去,我们不能选择停留,但我们可以播下希望的种子,让它在我们所经之处茁壮成长,成为一把遮天大伞,为需要的人遮光挡雨。我们追求的并不多,只希望着,能够尽我们的微薄之力,让天下爱我们的人和我们爱的人永远快乐着。也许,我们微弱的力量改变不了什么,但是,只要我们一起努力,您会发现世界在我们手中会变得越来越美好;也许,我们能够做的的确很少,但是我们只要做了本应做的那一份,您会发现我们所获得的并不只是付出的那么多。
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扬起青春的风帆,把我们的热情奉献给这个社会,弘扬志愿者“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做现代文明公民,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我的发言完了。谢谢!
 

 

在小悦悦事件中,我们竭尽所能批判、抨击,却只在诅咒中感受到浓厚的不安全和孤独感;在汶川大地震的大难面前,我们揪心流泪、付出,却意外收获无穷的暖意和力量。于是我们发现:仅仅诅咒黑暗不能带来温暖,行动起来,才能点亮光明。
这个世界不健康,我们自然不健康;这个世界不公平,我们自己就不可能被公平对待;这个世界不干净,我们自己又何来清洁?这就是一种公民意识,带有强烈的责任感!一个善意的公民,既是独立的我,又与他人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我们”的社会。
每个人都守住自己的道德底线,把自己的事做好,带着善意做负责任的公民,社会自会大不同。我们每个人也会在发自内心的付出中得到快乐,又在理性地给世界带来积极影响的过程中实现自我。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