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们,同学们,今天我们演讲的主题是:协济同行之 行走中的教养。
何为“教养”,中国古代《三字经》就提到了,教养是指人从小就应该习得的一种规矩,待人接物时的一种敬重态度。
在西方文化中“教养”指的是礼貌,规矩,态度,生活习惯等。
听到这里,有同学可能会想“教养”这样高大上的东西,我作为普通人是不可能拥有的。而今天我想告诉大家一个人的教养与他的经济地位,社会地位,甚至和他的学历都没有多大的关系。
好的教养就是能够善良地对待他人,尊重他人,做事有分寸,善解人意,温文尔雅,注重细节等等。所以,教养是人人都可以拥有的东西。
那为什么我们需要拥有教养呢? 因为在人际交往中有一个原则就是: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怎样待你。你关怀别人,对别人体贴、周到、真诚、得体,别人通常也会反过来如此待你。久而久之,你就会具有人际吸引力,人们都喜欢同有教养的你交往,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就此形成,这不仅对你的人格还是对你个人的发展都会带来不可估量的好处。
综上所述我们明晰了教养的可行性与必要性,下面就让我们来分析一下我们校园里的教养现状吧。
主动打招呼是一个人有礼貌的表现,我们将八年级全体同学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问卷,发现八年级各班同学中有百分之80.4的同学见到老师会主动打招呼。有百分之27.8的人常出现不打招呼的情况。我们对这百分之27.8的人进行了分析,发现其中百分之46的同学是因为害羞害怕而不敢跟老师打招呼,有百分之22的人是因为从小缺乏打招呼的习惯,因为老师面无表情或者没有看到同学而选择不打招呼的有百分之19.9。
同学们,跟人打招呼虽然看起来是一件小事,但是它却也蕴藏着大道理呢。主动跟别人打招呼非但不是有些同学认为的谄媚与讨好,反而表明一个人积极的人生态度,从打招呼中传递出的是“我眼里有你,我尊重你,欢迎你”,所以会让人心生愉悦,也让别人对你心生好感,认为你有礼貌,有教养,是一个值得尊重的人。
所以,同学们,假如你不想让别人觉得你目中无人,不值得尊重,那请大家跟每一个遇到的人微笑着打招呼;
老师们,温暖是相互的,假如下次您在走廊遇到那个看着你一脸尴尬的学生,那能不能请你给他一个微笑,让他鼓起勇气,大声的与您打招呼,因为这对我们的成长真的很重要。
做事有分寸、对人体贴也是一个人有教养的重要表现,校园属于人员密集区域,在走廊、教室、操场这样得公共场所,为了体现现代学生的教养,也为了预防危险,我们理应相互礼让,但据统计显示:八年级有百分之43.1的人在上下楼梯、走廊上曾被追逐打闹或奔跑的人撞到。
同学们,一个人的行动和言语处处体现教养,那下面就来测一下你是否是一个有教养的人吧?
1、 别人给你倒水时,用手扶扶,以示礼貌。 2、坐椅子不要翘起来
3、吃饭要端碗,不要在盘子里挑拣 4、 最后一个进门要记得随手关门
5、送人走要说:“慢走”
6、 洗了手不要随意甩手
7、 不揭别人的短处
8、 站有站相,坐有坐相。
9、 学会温柔学会聆听
10、 走路手不要插在口袋里
同学们,以上十条中,你拥有几条呢?
中国自古为礼仪之邦,该遵守的礼仪,该拥有的教养,中国子弟不能丢。下面请八年级自济委员会主席周珺涵同学带领六个班代表诵读《弟子规选段》: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称尊长 勿呼名 对尊长 勿现能 路遇长 疾趋揖 长无言 退恭立。同学们:不放弃自己,努力做个有教养的人 。
八1:陈佳颖、颜庭轩、高馨 八2曹雯馨,夏安楠,王诗宇
八3:徐雅丽、陈雨欣、徐云亮 八4:
八5:孔娇娇、吴烨菲、杨茹月 八6:周珺涵、张宇、李雨露
假如把我们八年级比作一株百合,六个班就像百合的六片花瓣,那我们的同学就像百合的花蕊,相信每一枚花蕊都希望自己洁净高雅,那就让我们一起,从今天开始做起,行径万里,阅读万卷,不忘带上我们的教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