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特色教育>>书法特色>>文章内容
公开课(书法)体会文章
发布时间:2011-03-01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陈伟云

 

20091212号我随书法工作室部分成员在卢海洲的带领下去了金坛涑渎小学听了姜夕平的一节书法课收获较大下面我就这节课谈谈自己的看法
优点和可取之处很多值得大家学习
这节课讲得是左右结构
首先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左右结构的几种形态:左高右低,左低右高,左窄右宽,左宽右窄,还有左右相等这几种形式,要学生说出来并且要举例说明,做到意在笔先。
还要注意细节左耳朵的竖要写成垂露竖,右耳朵要用悬针竖
看得出老师是花了功夫的在充分了解学上的基础上对新的学习的内容或者说新的知识做到心中有数,动手写之前做到心中有数,胸有成竹
就这一点来讲,我觉得这种做法很好,比较适合中小学上生培养来了学上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接下来通过观察学生做的练习,找出典型的错误通过多媒体手段表现出来让学生去发现什么地方有错,如何去改正。还要学生自己本人来说它的字写的如何,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学生自己确实解决不了的,老师通过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改正,现场书写给学生们看这样做的好处很直观,很实用,能迅速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老师边讲边说,如:散和教这两个字,反文旁的最后第二笔,撇,从哪里起笔。到哪里结束,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正确写法
以上教学活动结束后,再让学生重复书写刚才写的字,效果会更好
目标明确,层次分明,方法恰当,易懂易学,一堂课下来学生有收获
不过这节课还有一些值得改进的地方,我觉得学生的练习量还可以适当增加,只有经过一定量的练习才能把所学的内容巩固下来,熟方能生巧,学生才记得住,才能很好的应用
另外老师在黑板上的示范尽可能的大些让学生看得清楚也便于老师的讲解,同时,选择的字形要更加的典型更能说明问题
再者老师选择的例子要自己书写到投影仪上而且要当堂书写编写边说效果会更好些
通过一堂课的学习自己确实有不少的收获   我觉得中国书法,实际上是一部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发展历史,书法这门学问犹如浩瀚无际的大海,有许多知识需要去探求。作为一名书法教师,如果不懂汉字的形体演变、汉字的结法规律,不懂得书写技能、技巧、技法,不懂美学知识,只凭单纯会写字,想把书法课教好是远远不够的。
因此必须在实践中深造,提高自己的指导能力,师之渊博,学之才能功倍,勇于探索不断创新,仅靠上课的时间来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是不够的,课外功夫对于书法学习是非常重要的。知晓古今书法之演变书家之背景,知晓文字学知识,都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书法与文学关系密切,有必要多读古今诗词歌赋,提高自己的文学水平。
 因书法课特点所致,课堂辅导占比重较大。明解缙的《春雨杂述·论学书法》中说:学书之法,非口传心授,不得其精大要须临古人墨迹,布置间架,但破管,画破被,方有工夫。学生大量临帖,有教师的指导能使他们少走弯路,更快地提高眼力。教师要集中讲解,做出示范,学而思、思而学,心中若有成局,然后举毛而追之,再学再思,再思再校。并且鼓励他们勤奋苦练。
  开展作业讲评。这里面有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生之间的比较,一方面是学生和自己以前的习作进行比较。教师对好的典型字例、习作进行评析,把作业中的错字、错笔、习惯性错误拿出来,让大家找原因,教师演示并写范字。
鲁讯曾说:我国文字具有三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书法艺术的形式美是通过有规律的组合线条作用于纸上而形成的,这次学习,学员临摹结合,自觉地感受流动线条的美,也感受到写好字并非高不可攀,只要持之以恒地坚持练习,就会有惊喜的收获。此外,书法的内在美更需要我们细细去审视、品味。因为每一个字的点、横、竖、撇、捺都有生命的顿挫,每一根线条的流动都有人性的重量和质感,练习者透过文字的痕迹可以感受到书法者的喜怒哀乐与悲欢情愁,感受文字的魅力和内涵
中国的汉字是讲究间架结构的,在练字的过程中,会有意无意地形成一丝不苟的习惯,久而久之,就会培养一种严谨的作风,不但在写字上是这样,在工作中,生活上都会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且要想把字练好并非一日之功,要经过长时间的耐心的临摹才会有所收获,循序渐进地按一定的规范进行写字训练,可以有效地锻练自己的毅力,并养成一种良好踏实的工作作风。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