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子课题研究方案
发布时间:2011-08-31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蔡玉萍

一、基本情况

子课题名称

语文教学中课堂“主问题”设计的行动研究

负责人姓名

蔡玉萍

 

中学一级

 

 

研究分工

戴菊红

中学高级

提供理论学习资料

闫纯君

中学高级

协助完成阶段总结、结题工作

范翠姣

中学高级

宣传报道、实验数据分析

 

中学二级

资料收集、整理、会议记录

徐亚勤

中学高级

教学评价

 

 

 

 

 

 

 

 

 

 

 

 

 

 

 

 

 

 

 

 

 

 

 

 

 

 

二、子课题论证

1.本课题核心概念及研究范围界定。

本课题核心概念是“主问题设计”。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已经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教师对文本的解读从根本上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深度。文本解读是教学设计的开始,找准阅读的切入点,正确深入地理解文本,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因此,教师要基于对文本的深入解读和教学内容的正确选择之上来设计主问题。主问题问到关键处,问得得法,问得有价值,就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而取得教学效益和生命质量的整体提升。

本课题将围绕“主问题设计”的核心概念,研究课堂教学中主问题的设计意义、设计原则、主问题的类型及提炼方法、主问题表述要求,从而形成有效课堂的提问策略。

 

2.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前期准备阶段开始研究阶段中期实验阶段后期总结阶段)

(一)前期准备阶段(20113月——20114月)

1、相关理论的收集整理。

2、举行本课题相关的研讨会。

3、确定课题研究人员、明确分工和研究任务。

(二)开始研究阶段(20115月——20117月)

1、理论学习:语文学科主问题设计的原则、方式、类型、课堂有效问题的确定标准及方法。

2、积累个人在教学过程中的主问题设计以及课后主问题设计修改稿。

3、开展教学沙龙,交流、切磋主问题设计的有效性。

(三)中期实验阶段(20119月——20121月)

1、通过互相听课、评课,课题组研讨等形式解剖个人语文教学设计中课堂主问题设计的得与失。

2、分析课题组语文课堂中常见的主问题设计类型及特点,整理“主问题”设计成功案例。

3、整理、分析、研究实验资料和数据

4、进行中期评估及阶段性成果展示。

(四)后期总结阶段(20122月——20123月)

1、总结整理研究成果,进行成果鉴定、评估。

2、对实验结果进行全面总结,并完成结题报告(论文)。

 

3.本课题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及其途径与方法。

   本课题要解决的主要问题:通过理论学习研究,明确课堂教学中主问题设计的意义及目的;通过调查研究,明确当下语文课堂提问的低效、无效的现象。通过行动研究,总结出主问题设计的基本策略。

   解决途径与方法:

1、文献法。查阅关于文本解读、有效提问、有效备课的教育教学理论书籍,吸取其精髓,在理论与实践层面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

2、行动研究法。课题组每位成员以学明理,以理导行,在研究的行动中多思考多发现,从认识中实践,再从实践中提高认识。

3、个案法。参加研究的教师将自己教学行为转变作为个案,选取最得意的主问题设计作为案例分析,研究有效主问题的特点,总结出设计主问题的基本策略。

 

 

4.课题研究计划(主要研究阶段2011.32012.3、阶段成果形式、时间安排、最终成果形式

(一)前期准备阶段(20113月——20114月)

阶段成果:学习材料文集

(二)开始研究阶段(20115月——20117月)

阶段成果:心得体会集、读书笔记

(三)中期实验阶段(20119月——20121月)

阶段成果:案例分析汇编、教学光盘

(四)后期总结阶段(20122月——20123月)

最终成果:研究论文集、主问题设计案例集、结题报告(论文)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同济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劳动西路19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