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当前位置: 首页>>综合类课题>>关注学生发展>>方案与计划>>文章内容
实施课堂有效教学的方法和策略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1-01-29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请各子课题组从研究背景、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步骤五个方面完成。)

(一)课题的研究背景

 “教学情境设计”的核心概念是在生态系统原理和生态平衡原理上,课堂建设追求的自然和谐、互动生成、生命发展。我们的教育需要调动一切有利于教育的因子,创设一个和谐稳定的学习环境。我们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将互动生成作为是课堂知识探索,情感交流的主要活动方式。通过人与情境资源的互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创造性学习活动,让学生体验感悟,在经历学习的过程中达到数学的学习目标。我们的教育是追求完整的教育,是为了学生人格的完整,为了个人的快乐学习以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研究的目标:

用情境学理论的观念分析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创设民主、自然、趣味的学习环境,找出“轻视学生需求、忽视互动生成”等薄弱环节。从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出发,在以情促智,以智生情,情智共生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自然生长的过程,获得促进生命生长的能力,从而促进生命的发展达到挖掘学生的潜能,实现提升生命价值的目标。

(三)研究内容:

 专题一:教学对象的分析与教学情境设计的研究

主要研究的内容是:教学对象(包括学生、教材、各种教育资源)与教学情境设计和选择之间的关系;如何设计教学情境才能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专题二:教学目标的定位与教学内容选择的研究

主要研究的内容是:如何根据学情来进行教学目标的定位以及教学侧重点的选择,在预设时怎样更有深度的挖掘教材,从而保证学生课堂学习的获得。

专题三:预习作业布置的有效性的研究

主要研究的内容是:如何设计课前预习作业来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专题四:教学方法的选择和组合的研究

主要研究的内容是:教学方法的选择和组合怎样才能最有效的发挥作用。

(四)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法 这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我们立足于课堂这个主阵地,树立问题即课题”“工作即研究的意识,进行行为研究并反思。

2、经验总结法。通过不断挖掘课堂教育中的教学情境内涵及其相关要素,及时总结体会和经验。

4、文献资料法。查阅相关资料,参考相关成果,进行综合分析,寻求理论与实践创新。

5、案例研究法。研究相关学科教师个人教育案例,有针对性的积累实践经验和相关理论数据。

6、理论研讨法。借助开题论证、中期评估和结题鉴定等活动,邀请高层次专家进行指导培训,精心组织课题组成员共同参与分阶段的研讨活动。

(五)研究步骤

准备阶段(20105-201012月):完成课题研究方案的制定、申报工作,确定课题组成员及分工,在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的基础上起草研究计划与实施方案,并对之进行论证。

实施阶段(20111-201112月)根据实施计划进行研究,深入学科教学,提升教师素质,注重教学质量,拓展研究内容,发展学生素质,凸显主体作用。通过分期举办各类研讨和评比活动,进行广泛交流,并整理分析,撰写阶段研究报告、活动总结、案例等。

总结阶段(20121-201210月)课题总结鉴定阶段。收集整理资料,进行归因分析,做好现场展示准备,做好现场结题申报工作,完成课题终期研究报告。并将专题论文汇编成集,为做好推广工作和开展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同济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劳动西路19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