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压 强(一)
发布时间:2014-06-05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常州市同济中学 王红

                                            

一、适用范围
苏科版教材、八年级
二、教学内容概述
    压力、压强的概念,压强的计算。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压力,会画压力示意图,会区分压力与重力;
2)理解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知道压强的定义、公式,知道压强的单位。
2.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思维和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通过对压强概念建立过程中各种科学方法的运用,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比较、归纳、概括和推理等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促进师生间的情感互动,达到共同讨论、共同参与、共同尝试的民主融洽的教学氛围;并通过学生的探索实验,培养同学间相互合作、共同探索的团队精神;
2)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不同的实验方法和解决问题的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压力、压强的概念。
教学难点: 压强概念的建立。
五、学情分析
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有一点压力的概念,但没有压强的概念,压力和重力有时分不清。
六、所需材料及资源
肥皂、细线、锥子、木板、铅笔、气球、文具盒、装有沙子的容器、压力小桌、海绵、烧杯、钩码、矿泉水瓶等。
七、教学方法
探究式教学、小组合作学习
八、学习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想一想,试一试,要把桌上的肥皂分成两块,不用刀,你能想出什么办法?(用细线)
2.两把锥子(一把尖、一把钝)男女学生分别比赛锥木板,结果女生赢了。同学很意外。
这些现象跟我们今天要讲的课题有关,相信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一定会得到满意的答案。(出示课题)
二、新课教学。  
1.压力概念的建立
学生体验:用手指压文具盒盖、手掌肌肉或自己的脸,看到什么现象,是什么原因产生了这个现象?(独立实验,2人一组互相观察)
生:看到文具盒和肌肉的形状发生改变。原因是受到压力的作用。
师:这些压力是谁施加的?分别作用在哪些物体上?
分析完成课本图10-1压力的示意图,思考谁对谁有压力,我们尝试用力的示意图把压力表示出来。
师:比较这些压力的方向和作用点有什么共同点?
生:和接触面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
板书: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讨论并讲述: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跟它重力的关系。(4人小组合作,压力和重力的区别与联系)
2.压力的作用效果 
观察图10-2,你看到什么现象?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你们想提出什么问题?下面我们就来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怎样研究?
学生回答:做实验。
师:就这样做实验,范围太大。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师:为了使我们的猜想合理一点,具有指向性,我们先体验一下,做两个小实验。
师:压力作用在物体上,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效果。要学好物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学会观察和亲身的体验。下面就请每一位同学亲自动手,来体验一下压力的作用效果。
(体验1)试一试,用手指压笔的两端,有什么感觉?再用大一些的力又有什么感觉?
(体验2)用一只手掌平压在气球上,另一只手的食指顶住气球,观察气球如何变化?
根据以上体验,你认为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会跟哪些因素有关?(学生积极思考,进行猜想。
学生的猜想很多,如与压力、受力面积、密度、软硬程度、接触面粗糙程度等有关。(对学生的猜测,不要急于肯定或否定,给学生以自主的空间。)
师:光有猜测不行,我们必须通过实验来验证你们的猜测。
教师介绍实验器材,引导学生根据提供的器材或自带器材分组讨论,进行实验。教师巡回进行指导。实验结束,让学生上台展示本组的实验过程,学生认真观察思考,由学生进行点评,小结实验结论。(两两一小组,4人一大组)
方案一:
器材:矿泉水瓶、海绵、水。
方法:(1)在矿泉水瓶中装入适量的水。
(2)将瓶直立于海绵上,观察海绵的形变情况。
(3)将瓶中灌满水后再直立于海绵上,观察海绵的形变情况。
(4)将瓶中灌满水的矿泉水瓶横放在海绵上,观察海绵的形变情况。
比较(2)、(3)可知: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的效果越明显。
比较(3)、(4)可知: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的效果越明显。
方案二:
器材:装沙的容器、压强小桌、重物。
方法:(1)将压强小桌的桌面放在沙面上加上重物,观察下陷的深度。
(2)将压强小桌的四条腿放在沙面上,观察下陷的深度。
(3)把重物放在桌面上后,观察四条腿下陷的深度。
比较(2)、(3)可知: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的效果越明显。
比较(1)、(3)可知: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的效果越明显。
实验结论: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板书: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3.压强的概念建立
压力作用的效果不仅跟压力的大小有关,还跟受力面积的的大小有关,为了比较压力作用的效果,物理学中引入压强的概念。
要比较压力作用效果,应取相同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压强的定义:物理学中把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思考:一台机器重1000N,与地的接触面积是2m2这台机器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大?
分析得出:
压强公式:压强=压力/受力面积;
P=F/S
压强单位:帕斯卡,简称帕,符号为Pa。  
1Pa =1N/ m2
介绍: 帕是一个很小的单位,一张报纸平摊在桌上,它对桌面的压强为0.5Pa,普通中学生站在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有上万帕。
压强的物理意义:1帕表示1 m2的面积上受到的压力为1 N。
5帕表示什么意义?
讲解例题。
三、交流与小结。
学生小结这节课学到的知识,方法,技能等,谈谈自己的收获
四、作业
课本P80 1、2、3。
九、板书设计
第一节压强
一、压力
1.压力的定义: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力叫做压力。
2.压力的方向: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
3.压力的作用点:在受压的物体上。
4.压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
二、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三、压强
1.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2.公式;压强=压力/受力面积;
P=F/S
3.单位:帕斯卡,简称帕,符号为Pa。  
1Pa =1N/ m2
4.例题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同济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劳动西路19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