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第一课时:长度的测量)
发布时间:2014-08-13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同济中学 王红

学情分析:
1.学生已学过温度的测量,已有初步测量方面的基础。
2.生活中对刻度尺的使用有一定的经验,但使用不规范。
3.对比较常用的长度单位有一定的了解,但对单位的换算关系还需进一步明确。

教学准备:

1.实物投影仪
2.皮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仪1把,圆柱体(四人一组)、米尺(钢皮尺),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活动体会引出单位概念的必要性,知道国际单位制中长度单位.。
2.学生能根据日常经验估测长度。
3.学生通过自行阅读刻度尺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并学会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4.知道长度测量结果由数值和单位组成,知道测量有误差。
5.学生通过学生讨论测一张纸的厚度的方案,初步尝试使用间接测量法测量,并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6.学生通过在教师指导下规范刻度尺的使用方法养成良好实验习惯.
 
教学重点:
1.通过知道什么是单位,以及引入单位概念的必要性.
2.认识长度测量工具,通过活动,力图使学生掌握长度测量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测量习惯.
3.引导学生初步采用间接测量法测量长度.
 
教学难点:
单位概念的引入、刻度尺的估读和长度的间接测量
 
教学内容与过程
引入:
齐声朗读《早发百帝城》,寻找你的感受和你认为有用的信息。
你们从哪看出这个船在动?从哪看出这艘船运动之快?我们一起来学习测量。
新课:
一、长度的单位及测量
活动一:比较课桌的长、宽、高,比较它们的长短
1.请同学们目测一下课桌的长、宽、高,比较它们的长短,目测后交流目测结果。
2.不用尺,如何证实自己的目测结果是否正确?(先思考,后小组讨论)
学生汇报目测结果是否正确的办法:用一张纸条(或一根线)、一拃或课本的宽度或三角板的一边长作为标准,测出课桌的长、宽、高各是选定标准的几倍,来比较课桌的长、宽、高的长短,使他们体会到制定公认标准的必要性——引出单位和测量。
3.测量就是将待测量与一个公认的标准进行比较,这个公认的标准就称为单位。
板书:“信息快递”:SI制中长度单位及常用单位
1km=10m    1dm=10m    1cm=10m
  1mm=10m   1um=10m     1nm=10 m
4.单位换算练习:姚明身高2.32 m=      cm=       mm
刘翔跨栏110 m=       km
5.学生阅读P107,并比较微观粒子到宇宙尺度数量级的差别(适当练习)
活动二:观察并使用刻度尺
1.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让学生拿出自己的刻度尺进行观察。解释“量程”和“分度值”的物理含义,并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刻度尺的量程和分度值各为多少。
2.介绍常用测量长度的工具。
3.引导学生阅读P108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
4.尝试测量物理书的宽度,最后引导学生归纳正确的使用方法(可以适度对比温度计的使用)
总结
1.估测并选取合适的刻度尺
2.看清量程、分度值、零刻度线;
3.使刻度尺有刻度的一边紧靠被测物体,放正尺的位置。
4.刻度尺的“0”刻度线与被测物体的一端对齐,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而且要正对刻度线;
5.测量值需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记录测量结果时要写出数值和单位。
活动三:测量圆柱体的高度(四人一小组合作学习)
学生四人一小组,每个同学测同一圆柱体的高度(引导学生分析数据,引出误差,并得出一种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活动四:用刻度尺测物理书中一张纸的厚度。(四人一小组合作学习)
1. 分组设计并讨论方案
2. 学生实验
3. 交流评价实验结果
4. 拓展:如何测一枚硬币的厚度
学以至用:
1.有趣的人体尺度
 2.你知道你自己鞋子的尺码吗?资料:中法鞋号标准对比表
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你还有什么问题?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补充、解释。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同济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劳动西路19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