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舌尖上的陷阱2
发布时间:2015-04-09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黄婉蓉

 

《舌尖上的陷阱——远离垃圾食品》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指导学生学习一些有关食品安全等知识,使学生懂得安全的重要,在购买食品时要进行选择和鉴别。从而树立安全意识,从精神上远离安全隐患,加强自身的素质培养,使学生安全、健康地成长。
  
教学重点:
学习一些有关食品安全等知识,使学生懂得安全的重要,在购买食品时要进行选择和鉴别。
 
教学难点:
树立安全意识,从精神上远离安全隐患,加强自身的素质培养,使学生安全、健康地成长。
 
教学准备:
食品添加剂、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准备泡好的方便面带入教室,阵阵香味扑鼻)
同学们闻到什么味道吗?香吗?
方便面是很多同学闲暇时爱吃的食品,那你知道方便面有哪些营养成分吗?
 
  有一样东西,它含38克白糖,150千卡的能量,35到55毫克的咖啡因,30到40毫克的磷,还有一些焦糖色素等,请问是什么东西?
可乐七宗罪:
355ml可乐
白糖,主食中摄取足够,不需补充
150千卡热量,热量高容易发胖
磷过多,影响钙、铁、锌的等矿物质的吸收
咖啡因,使人上瘾,不能过量
给忠实粉丝敲警钟
1.致癌  ,食管癌
二氧化碳的压力使胃酸逆流进食管,从而刺激食道诱发食道癌
2.糖尿病 每天1罐,80%
 
 
方便面 :高盐,高脂,低维生素,低矿物质食物
高盐增加肾负荷
谈话:
同学们,这节课老师和大家聊一聊关于吃的话题。平时你们除了一日三餐外,还吃什么?学生如实回答自己吃的各种零食。
 
2、从大家的回答中,老师发现零食在你们的生活中非常受欢迎。但你们知道吗?你们吃的这些零食中有一些小食品,就像一个个隐形杀手,随时危害着我们的身体健康。不信,请看一篇新闻报道(吃方便面中毒事件)学生看新闻。
 
3、谈谈看新闻的体会。
 
看了新闻你想说些什么?学生谈体会。
 
短片中的事件让我们吃惊,没想到我们最爱吃的炸鸡块还能害死人,其实炸鸡块这类油炸食品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十大垃圾食品之一。
哪些食品是垃圾食品呢?它们有怎样的危害呢?这节课就让我们来了解有关这方面的知识。
(板书:垃圾食品)
 
二、“走进”垃圾食品
 
(一)理解含义
 
师:你认为垃圾食品是什么样的食品?学生理解
 
师:同学们说得很有道理。不过垃圾食品不单单只过期的、变质的食品,它们主要对人体的健康危害大,营养极少。
 
(二)认识垃圾食品及其危害
 
1、认识一些垃圾食品。
 
师:那你们知道哪些食品属于垃圾食品吗?学生根据经验及调查回答。
 
同学们知道的真不少。
不过你们说的只是其中一少部分。
现在让老师把世界卫生组织近期公布的十大垃圾食品种类介绍给大家,我们一起来认识它们。
(课件出示十大垃圾食品图片)学生看图,认识主要的十类。
 
师:看看这些,你们平时爱吃吗?为什么?学生说原因。
 
2、了解部分食品的危害
 
师:的确,这些食品让人感到鲜美可口,怎么能和杀手相提并论?可是现在让我们听听几位小专家的介绍,你会大吃一惊。
现在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有请各组的小专家为大家介绍一些垃圾食品的危害。
 
学生代表汇报自己搜集的关于一些垃圾食品的危害。
 
师:听了小专家的介绍,你可能会想,吃多了才会产生不良后果,我每天吃一点儿,没事!知道吗?如果食品过期、变质或不能被你的体质所接受,吃掉后会直接导致中毒或死亡。老师课下也做了调查,让我们一起看两条新闻: 
一条是辽宁锦州一所小学因食过期小食品造成百名学生中毒事件;
一条是学生吃路方便面中毒身亡。
 
三、远离垃圾食品
 
1、如何对待垃圾食品
 
看看吧,这些我们爱吃的食品给这些孩子们带来多么严重的后果。那么我们该如何对待垃圾食品呢?大家先在小组内交流,看你们有什么好想法?然后选出代表向大家介绍。
 
学生小组交流。可以写一写。
 
教师组织交流。
 
学生发表意见
(不买三无产品、不吃过期变质食品、呼吁别人远离对人体有伤害的小食品、不带零钱,不吃零食,按时吃饭)
 
2、走进健康食品
 
师:我们需要远离垃圾食品,那你们认为我们应该吃什么?
 
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举例。
 
师:没错,可以替代垃圾食品的食物很多,比如一些水果、蔬菜。
(课件出示)
 
师:
其实像这样健康的食品还有很多,
请同学们课下进行调查,
下节课我们
交流。
 
四、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关于食品安全的知识。老师课下也搜集一首儿歌——《食品安全三字经》,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学生齐读《食品安全三字经》
 
从三字经中,你知道怎么做了吗?让我们课下监督,争做活泼健康的好少年。
 
板书设计:
 
  
远离
 
垃圾食品
 
危害严重
 
吃健康食品
 
 
 
 
 
食用柠檬酸(或酒石酸)和小苏打(NaHCO3)溶于水后,能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气体溶解在含糖、果汁等成分的水中,便可制成汽水。 
工具与材料? 
塑料可乐瓶,天平。? 
柠檬酸小苏打,食盐,白糖,果汁,冷开水。? 
活动过程? 
1、取干净的塑料可乐瓶一个,依次加入适量的白糖(或食盐)、果汁、1.5克
小苏打、冷开水(不要将瓶子装得太满)和1.5克柠檬酸后,立即将瓶盖旋上,以防汽水冲出。? 
2、轻轻摇动可乐瓶,观察现象。? 
发现瓶中产生大量气泡。由于瓶盖旋得很紧,产生的气体无法逸出。约经15分钟,自制的汽水即可饮用。? 
说明与延伸? 
1、夏天,喝上一瓶汽水,溶解在汽水中的大量二氧化碳气体便随之进入人体,但它既不会被肠胃吸收,也不易溶解于水,所以很快会从口腔排出,这时人往往会
打嗝。由于人体内的一部分热量也同时被二氧化碳带出,因此人就会感到非常清凉。? 
2、工厂制汽水时,并不是通过物质间的
化学反应在汽水瓶中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而是在强大压力下,把二氧化碳气体直接溶入溶液中,这样可使二氧化碳在溶液中的溶解度大大增加。
 
 
课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同济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劳动西路19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