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中学生质疑现象的调查问卷
发布时间:2014-05-27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陆红

亲爱的同学:

  你好!这是一份有关中学生质疑现象问卷,旨在依据各位对问题的回答了解目前中学生质疑能力的状况。本问卷中的问题并无对或错,所以同学可依据你最真实的状况和意见来填写。问卷采取无记名方式,仅供学术研究分析,不会做其它用途,敬请放心作答。
  你所提供的意见对本研究是非常宝贵的。没有你的帮助,研究者将难以完成所预定的研究目标。感谢你的协作和合作!祝学习进步!
 
年级(          ) ;年龄(          ); 性别(            
请将你要选的答案填写在括号内;如你有不同的答案,请写在横线上。
 
你对老师上课教的内容有过疑问吗?(      
A 经常有 B 有时有   C 很少   D 从没有过
2、你在学习中经常产生疑问吗?(     
A 经常有 B 有时有   C 很少   D 从没有过
3、你对你们父母说的做的产生过疑问吗?(      
A 经常有 B 有时有   C 很少   D 从没有过
4、你产生的疑问中,与(       )关系最多。
A老师 B 书本或作业 C 父母家人 D 其他
5、你产生疑问后是怎么做的(      
A 马上提出疑问                   B 自己先思考,再提出疑问
C 认为自己能解决,不准备提出     D 根本不想提出来
6、你产生疑问后,大部分都和(       )说。
A 老师   B 父母家人   C 同学     D 朋友    E--------------
7、老师给你提出疑问的机会多吗?(     
A 老师都能让你提出疑问               B 大多时候能让你提出疑问
C 大多不让你提,偶尔让你提出疑问     D 基本不让提出疑问
8、当你对老师提出疑问时,老师会(        )。
A 总会对你进行表扬          B 大多数情况下会对你进行表扬
C 偶尔进行表扬              D 从来不表扬
9、你希望你提出疑问后,他们怎么帮你解决?(请把你们的答案写在横线上)
 
——————————————————————————————————
10、你产生的疑问都能得到解决吗?(     
A 全部都能   B 大部分能解决 C 只有一部分能解决   D 都没能解决
11、你认为经常产生疑问对你的学习有帮助吗 ?(      
A 有很大的帮助       B 有些帮助
C 只有一点帮助       D 没有帮助
12、你认为妨碍你质疑的因素是(       
   A 老师的态度          B 同学的反应       C 家长的态度       
 D 自己的态度     E 其他--------------
 
可能影响学生质疑能力的因素分析
      1、学生缺乏自信,害怕问题提的不恰当,遭同学的嘲笑。在表9中有35.12%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质疑受到同学反应的影响,这说明同学的反应对于学生提出问题有着很大作用。学生回答问题或提问题有正确和错误是正常的,但若是回答错误或是问得不好,就可能会受到批评或嘲笑。那他下次就会很小心的提出自己的问题,当第二次第三次都是这样的话,这个学生在提出自己的问题的时候就会很顾忌,以至到不想提出自己的问题。若是提的问题让老师也感到为难,也许麻烦就更大了。如此提问,能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吗?学生能不产生厌烦吗?于是就出现了学生对提问的兴趣越来越小,出现无疑可问、不知怎样问、没机会问、不敢问的局面。
       2、教师对学生的态度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一方面是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教学一直以老师为中心,对学生质疑缺乏鼓励和引导,养成了学生不懂装懂、懒于质疑的习惯。在以传授知识为目的的教学理念支配下的数学课堂上,大部分是教师在唱“独角戏”,讲概念、讲理论、讲例题、讲答案,一直讲到“学生没有问题走出教室”。整个教学过程成了机械、沉闷、程式化的生产流水线,缺乏生气和乐趣,缺乏师生问、学生问的互动与交流,缺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来获取知识的过程,学生很少有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看法与意见的机会,更谈不上对现实情景提出自己的问题。我们所举行的一些作为课堂教学导向的优质课、观摩课活动,也是教师预设的问题过多,学生提出的问题太少。即使学生能根据学习内容提出一些问题,也往往是肤浅的、无探究价值的。
        另一方面,难免存在一些教师害怕学生一直会追问,所以中间就扼杀了学生的提问。有的老师出于狭隘的师道尊严,害怕学生“打破砂锅问到底”,对于学生的质疑不予理睬、冷嘲热讽,甚至横加指责。学生害怕受到训斥或嘲笑,干脆独自把问题深埋在心底。久而久之,限制了学生质疑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
       3、家长对孩子的问题缺乏耐心,对孩子的问题要么敷衍,要么不与理睬,有的更甚认为你小孩子怎么可以提这种问题。孩子每天都有很多搞不懂的问题,希望从父母那里得到解答。可惜,父母要么是根本没时间来耐心听学生想法(忙于工作,或者忙于家务,还有各种应酬,即使有了一点时间,他们也需要休闲,比如打麻将、看电视什么的……)要么就是根本回答不出。家长常常敷衍了事,总想稀里糊涂地把孩子的问题快点儿打发掉。有时候家长干脆就说不知道。一次不知道,两次不知道,第三次孩子只好不问了。这样使孩子在家里很少去提出问题,去质疑。到孩子回到学校这种习惯也会随之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在家里他们即使有了疑问也不想找父母去得到答案。习惯不好的学生可能不做任何记录,等一觉睡醒,什么都忘了,时间长了养成了习惯,导致他们的质疑能力薄弱。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家长过于严厉,对子女要求过高。在许多不幸家庭中,儿童经常会受到惩罚,而且对这种惩罚又无法预测,但是儿童知道自己不能发怒,否则情况可能会变得更糟,使学生在家里害怕父母的威严,不敢质疑父母的行为,更不敢把自己的疑问向父母提。
      4、教育中的标准答案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影响。教育中的标准答案框死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学生长期在受到标准答案的教育下,习惯了这种状态,抑制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年龄越大越受到影响。袁振国先生在其《反思科学教育》一文中这样论述:“中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有问题的学生教育得没问题,全都懂了,所以中国的学生年龄越大,年级越高,问题越少;而美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没问题的学生教育得有问题,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都回答不了,那算是非常成功,所以美国的学生年级越高,越富有创意,越会突发奇想。” 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首先要使我们的学生具有问题意识和问题能力。小学生的学习就是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可以来自学习的外部环境(如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也可以来自学习的内部需要;问题可以是教师课前预设的,也可以是学生自发探究生成的。对小学生而言,无论来自何方的问题,只要能引发认知冲突,能激发起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就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就能使教学过程在动态平衡中前进。而片面追求标准答案却把学生的思维给框住了,没有能给小学生思维的空间,激不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学生对待问题就是找到标准答案,不容他们对标准答案有任何的质疑,长久如此就会抑制了学生质疑能力的发展。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同济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劳动西路19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