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听课之后都会填写一张课堂评价表,每次也是完成任务,粗略的看了一下,打上分数,从没有认真关注评价表的内容。重新认真学习了一遍,找到了3条和质疑有关的评价,分别是:教法策略中,要求注重过程方法,倡导生生、师生合作学习交流,鼓励学生质疑释疑;情感价值观中意志品质要求学生学习自信,敢于质疑,善于选择恰当方法和途径,排除干扰,克服困难,取得成功;在未来价值观的创新能力中要求善于评价,敢于发表不同见解,质疑新颖,不断追求。
印象中,不管是听他人的课还是被他人听课,每个知识点结束,教师都会跟一句“还有什么问题吗?”,紧接着会再跟一句“没问题了,那大家来看下一题”,压根就不给学生提出疑问的时间和机会,完全是形式主义。所以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往往不敢问、不爱问、不会问,或问得压抑、犹豫、缺乏自信,日积月累,就失去了提问的习惯,甚至发展成一种心理障碍,所以只有教师能变革自己的教学行为,才能从本质上改变学生的质疑能力。
小组合作是一种新的合作学习的方式,这一教学模式的应用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它不仅可以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更有效地进行语言交际;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进而促使学生相互学习,共同提高,而且同学之间的平等地位对改变学生质疑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传统课堂,师生关系因授课方式的过于呆板,教学气氛过于沉闷,学生接受知识较为被动,师生合作流于形式,对学生质疑能力是一种压制;在合作性教学中,教师在布置完任务后,通常穿梭于各小组之间,进行旁听(观)、指导、帮助或纠正,老师的地位从主导者演变为参与者,缓和了师生间的紧张气氛,学习气氛显得轻松、活泼而又团结互助,当学生在交流过程中有疑问时,提问的第一个对象是身边的伙伴,如果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再由组长向老师进行提问,相当于在师生之间增加了润滑剂,使质疑变得不再生硬与可怕,当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并尝到成功的甜头以后,就能跨越这道障碍,对于同伴提出的疑问不仅能尽力解决,还会在这个基础上提出自己不同的意见和见解,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又有莫大的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