钰:蒋语涵,我考考你呢,你对我们常州的乱针绣了解多少啊?
涵:这你可难不倒我啊!乱针绣乱又名“正则绣”、“锦纹绣”。创始人为江苏常州武进人,现代女刺绣工艺家杨守玉女士。
钰:是呀,乱针绣可是我们常州的一大亮点、一大特色呢!因为它的绣法自成一格,被称为当今中国第五大名绣。
涵:乱针绣主要采用长短交叉线条,分层加色手法来表现画面。针法活泼、线条流畅、色彩丰富、层次感强、风格独特。
钰:确实,乱针绣特别适合绣制油画、摄影和素描等稿本的作品,远远望去,乱针绣作品,就如同油画一般惊人。
涵:你知道乱针绣贵在什么?
钰:贵在“乱”吧!乱是有情理、有规则的乱,乱是为了求得整体的统一与更活泼的变化,绣者要根据自己的意向来运用线条的长短粗细、疏密深浅等变化。以“情”指挥针,以“线”表达意,情意相融。按照光和色的变化规律,以丰富多变的针线来体现作品的线条美与立体质感。从而使我们从作品中看到的一切乱,均符合情理与法则,让人感到乱中迸发出的活力,乱中显示出动感。一针一线是那么的自由交叠,又是那么的恰到好处。
涵:“乱针绣”特别注重色彩效果,它比一般刺绣的层次要多得多。把色彩堆厚些,其色彩效果才能出来。所以乱针绣作品看上去像一幅油画。但不同于油画。因为丝线有光泽,绣面上各种不同方位的线条,在不同方位的光线下,它的色彩有不同变化,当光线强与光线弱时,当放在明处看与放在暗处看时,当正面看与侧面看时其效果均有不同的变化。油画上二种颜色混合就变成另一种色相,原来的二种色用不再存在,而绣面上二种色线交叉重叠后可以得到第三种色相的色感,原来的二种色相依然存在。所以它比油画的色彩更艳丽明快,形成绣品的独特风格。
钰:常州乱针绣作为极其珍贵的观赏品与珍藏品,日益博得世界的关注及国内喜爱。曾先后为多国元首和名流定绣肖像。常州乱针绣是当今中国民间工艺的瑰宝,具有极高的艺术审美价值。常州乱针绣多件精品被国内外知名美术馆、博物馆收藏,并屡被作为国礼赠给多国元首,成为世界了解中国、亲近中国的媒介物,成为中外交流和沟通的纽带和桥梁。
涵:乱针绣无论是经济价值还是艺术价值,都是斐然卓著的。但同时乱针绣和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都面临着“传承”这一巨大考验。
钰:乱针绣传承人孙燕云说,她始终在努力,想通过自己的能力尽量体现乱针绣的价值,通过带学生,让乱针绣传承下去,扩大影响。不过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往往不止一点。学乱针绣的人不少,对它感兴趣的也不少,但真正把它当做工作的,少之又少。说乱针绣难,精力耗费得多,一幅小作品,往往也要三四个月的时间。很多人最后都会换成更轻松的工作。”
涵:好在,孙燕云的女儿拿过了传承的接力棒,并且玩出了“花样”来。她在运河五号开了一家店,把乱针绣刺在围巾、服装、饰品、装潢背景、包包等物件上,做成延伸品,虽然只是一小块,但却别出心裁,走在人群里绝对不会“撞衫”“让乱针绣走出镜框,也许又是另一种传承。”
钰: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我们常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很多,作为常州市民,将这些文化瑰宝传承下去,是我们的职责、使命与担当。
涵:谢谢各位的认真聆听,我们的讲话到此结束,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