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中学市级课题“实施课堂有效教学的方法和策略的研究”
之《地理教学读图能力培养的研究》子课题研究阶段性报告
蒋洁
2011年3月至2012年,我们地理子课题组在校主干课题《实施课堂有效教学的方法和策略的研究》引领下,对“地理教学读图能力培养的研究”进行了第一阶段深入的研究和全面的探索,经过近一年的有效训练及按部就班的实施,达到了阶段性的目的,现报告如下:
一、研究的内容:
1、初中地理新课程三维目标与地图的相关联系及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
主要是找到两者间的衔接点,对课程目标重新构建,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以适应未来学习的需要。
2、学习习惯的养成训练。
(1)常规学习习惯
主要是指课堂教学中看图、读图、议图、练图、画图、创图能力的培养。
(2)养成在读图中思考问题的习惯。
主要是指体现在读图能力培养过程中的思维方法、思维品质,和善于提出问题,质疑问难,科学思维,勤于思考的习惯。
(3)自主学习的习惯。
主要是独立钻研、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习惯,善于多角度思考问题习惯和联想探索,假设习惯的培养,体现个性化发展。
3、地理学科特色的学习习惯养成。
主要是培养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养成随手翻看地图、左书右图的习惯,能够对事物的空间分布、联系与发展了然于胸,广闻博见。
二、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和现代教育教学理论:
为课题顺利进行,准备理论书籍和学习资料,并积极自学和参加各种培训,继续教育,学术研究,及时了解教育教学新动态及可以借鉴成功,不断更新观念,更新知识,不断学习,不断改进; 同时请教研室专家指导。从而提高理论水平。
地理教学大纲规定:地理的基本技能包括:(1)阅读地图的能力:地图被称为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学会阅读地图是学习地理的最基本的能力。新教材让学生试做天气预报员,激发学生读图兴趣。(第2.5课活动);通过读图,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概念和地理分析能力(第1.4课活动、第4.6课活动、第4.2课活动);通过不同内容地图的对比,说明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第3.3课活动、第4.8课活动)。(2)绘画能力:新教材在这方面安排了较多活动,学生通过对课文的理解,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从而达到化解难点、锻炼绘图技能的目的。例如:绘简图说明地球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的关系,(第1.4课活动)、绘制地壳物质循环图(第1.6课活动)、画水循环的过程及其主要环节的示意图(第4.3课活动)。由此可以明确看出,地理教学中对学生地图意识的培养,是地理学科本身的必然的要求。
三、通过问卷调查,基本了解学生的能力和现状:
教育部提出的“地理高考十种能力”中明确提出:学生应会熟练判读各种比例尺的地图及地形剖面图,并能在图上填给重要地理事物的位置或分布区;熟练使用和说明各种等值线图、示意图、景观图像、各种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的统计资料及图表等,并能根据要求绘制简单的地理图表。所以,读图能力的培养对现在的初中生升入高一级学校也是有现实意义的。但是在现行的考试方式影响下,中学生对地理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考试心态不端正,教师上课上得很辛苦,似乎是现在的学生不喜欢地理这门课程,究竟当前学生学习地理的现状是如何呢,在初二学生中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还是占很高的比例,(占调查学生数的64.9%),而且相当部分(76.3%)学生对自己目前的地理成绩表示不满意还要努力,而有84.3%的学生认为地理考试难度最大的在读图题,失分很多。从这些数据说明学生并不讨厌学习地理,但是面对试卷上出现的各类读图题却手足无措,最后往往失去了学习地理的兴趣。那么怎么改变这种状态,就需要教师应用各种手段来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并转化为他们主动学习的能力、兴趣、方法等。
四、研究结果及成效分析:
1、立足课堂,面向全体,有机渗透读图习惯的培养
教师要善于联系学生实际,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叶圣陶先生说:“习惯是从实践中培养出来的,知道一点做一点,知道几点做几点。积累起来,各方面都养成习惯,而且都是好习惯,就差不多了。”因此,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必须联系实际,指导学生学会看图,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有机渗透读图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形成地理课堂翻看地图、左书右图习惯。我们也必须改变原有的教学习惯,努力创设地图教学情境,积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读图画图中来,这不仅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更重要的是日复一日,学生形成了良好的读图习惯将受益无穷。
2、课堂教学中老师的教学行为对促进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倡导开展自主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活动。
四、成果展示:
本子课题组只有一名教师,所以内容相对薄弱。
1、教学活动展示:
本学期我开设了地图运用的专题系列课堂——《地势与地形》、《辽阔的疆域》、《黄河》、《纵横交错的山脉》、《34个省级行政区划》、《中国水资源》、《长江的开发与治理》、《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2、积极开设活动课程:
利用学校现有资源和课本资源,在课上积极开设有关地图的活动课程,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3、教师获奖论文:
本人坚持每节课后写教学反思,并积极撰写论文,如上传于同济论坛的《如何提高初中生地理读图能力》、《地理学科读图能力的培养途径》;撰写的《常州段运河申遗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浅淡读图能力在地理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培养和运用获常州市地理年会二等奖,撰写的论文《用活地理课堂第二语言》获常州市地理年会三等奖。
五、思考:
经过一年来深入系统的研究,地理子课题基本上完成了预定的研究任务,已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地图意识和地图能力。但培养学生的地理读图能力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需要在总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要求和训练,让习惯成为自然,变为学生的自觉行动,让学生掌握读图的方法,增强自学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因此,我们还要在大量的具体实验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教育理论、观念,提炼出一套可行的操作模式,从而更好地为教育教学工作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