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当前位置: 首页>>综合类课题>>重视学生发展>>理论学习>>文章内容
“课堂教学有效性”之我见
发布时间:2011-02-05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范翠娇

什么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自有学校教育以来,不管是什么样的方式教学都有一定作用,只不过效率有高低罢了。现在人提出的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认为首先是在课堂上能激励斗志,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二是能授以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三是能启迪思维,鼓励学生广泛参与。

北大钱志亮教授在一次讲座中对“有效课堂”的评价标准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4I”标准,即兴趣(interest)、信息(information)、影响力(impact)和互动(interaction)。我觉得也是这样的意思。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你的课堂教学内容感兴趣,或者你的课堂教学设计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才具备师生共同参与的前提,也才是有效教学的前提。语文课堂一学期只一本书,一周只有五节课,靠这点内容、这点时间能把浩渺无边的语文学好,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有人说“语文课堂就是为学生打开一扇窗口,而且也只能是一扇窗口。”也就是说,课堂学习并不是学习的全部,而只是将学生引导到更广阔空间的一个窗口和平台。老师要做到了解学生,与他们一起寻找适合他们的学习方法,引导他们自己自我学习,提高自我学习的能力,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人只要从某件事情寻找了快乐,他就会积极去做好那件事。孩子更是这样了。读书学习要占去人生十几年美好的时光,在这过程中如果他都是做旁观者,那真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也真是痛苦的人。现在的学校中这种痛苦的事情很多,这种痛苦的人不少。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维,更要广泛参与,敢于挑战他人,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这种学生有充分的话语权,学习态度积极、兴趣浓厚、精力集中,接受式学习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相结合课堂才可以成为有效性的课堂。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师的教学不仅仅有全面、准确、具体的目标,还要关注学生差异全面了解学情,教材处理得当,环节设计合理。指导及时巧妙,教学调整有效。评价方式多样,有激励性。合理选择、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我认为作为初中语文老师教师在走进课堂前必须要做好以下几件事,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真正有效性。

1、对教材内容烂熟于心。

对教材的理解依托教参,但不惟教参,一定要有自己的理解。敢在学生面前否定教科书中的错误,提出自己的观点。这样做,无形中培养学生不要人云亦云,对人对事敢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因为现在的许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习惯思考问题,只愿意简单照背他人的观点见解。

2、善于整合教材内容。

教材的编写考虑的是整体的学生水平,在具体教学中,我们要因材施教,因人施教。例如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内容是有关长征的人和事,表现的是红军长征中敢于战胜一切困难,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但是表现形式有律诗、现代诗、小说、剧本。在教学中把它们整合成两大问题,一是长征胜利的因素有哪些,二是长征的精神还要发扬吗?老师引导学生认真学习一篇文章,其他的文章学生自主学习,不难找到答案的。可以避免每篇文章都做详细的分析。

3、心中有丘壑。

学生是我们的施教的一个群体,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就是学生。而且他们每人就是一片树叶一样,这个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所以我们的教学不可能批量生产人才。备课时,得心里装着学生,想学生之所想,备学生之所需,尊重每个个体的求知差异,求知需要,学习习惯。使他们能按需而学,学以致用,学有进步。不将所有人都完成规定的同样的教学目标作为目标,有层次,有差异,是学校教育的必然,符合孩子们学习的科学规律。

打造有效的课堂,是学校教育者追求的目标。老师做到了课前的精心准备,心中有数,做到了在课堂上能激励斗志,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授以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能启迪思维,鼓励学生广泛参与。我想我们的学校教育一定会步入一个新时代。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同济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劳动西路19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