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当前位置: 首页>>综合类课题>>重视学生发展>>研究成果>>文章内容
子课题《“重视学生获得”的课堂教学实施的实践研究》阶段总结
发布时间:2011-02-14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蔡玉萍

在减负增效的大背景下,有效课堂显得尤为重要。根据子课题方案前阶段的要求,课题组在深入理解课题开展意义的基础上,围绕“教学情境的有效设计与有效课堂的形成”开展了系列研究活动。我们努力把理论学习的收获转化为课堂教学实践研究,努力在理论知识的引领下,不断降低研究重心,聚焦常态课堂,努力使课堂效率最大化、最优化。

一、        明确要求,合理分工,建立完善的组织。

根据组员的自我申报,学校有相同研究兴趣的老师集中到了一组,大家认真学习了总课题《实施课堂有效教学的方法和策略的研究》的指导思想与要求,审阅了子课题《“重视学生获得”的课堂教学实施的实践研究》的实施方案草拟稿,踊跃的提出了自己的修改意见,逐步完善了子课题的方案。为了更有效地发挥大家的力量,扎实推进研究,我们进行了合理的分工:

姓名

在课题组中的分工情况

蔡玉萍

全面负责课题项目

撰写研究方案,制定工作计划,并进行结题报告的撰写。

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周军

对课题组成员进行理论方面的培训,收集理论学习材料,协助写好结题报告,负责课题论文指导工作。

鲍玲

白丽烨

调查有效教学的现状、师生理解情况以及对研究过程中进行详细跟踪调查;设计相关问卷调研,分析调查情况

范翠娇

王霏

苏红果

收集课题组活动情况过程性材料。

闫纯君

俞瑛

及时宣传课题组开展的活动

蒋莉俊

活动情况登记表记录工作,整理研究成果

陆旭娟

网络管理员,对本课题进行网络管理。

二、        全员学习,互相取经,开展各类学习活动。

围绕课题中心,我们就“教学情境的有效设计”与“有效课堂的议题开展了自学,并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撰写了学习心得。范翠娇老师认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首先是在课堂上能激励斗志,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二是能授以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三是能启迪思维,鼓励学生广泛参与。”蒋莉俊老师认为“课堂有效教学,简而言之,最大限度的达到教学目的和教学效果就是有效教学。实践上,即要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围绕教学目标来采取多种多的样方式进行教学活动,最后达到教学的最佳教育效果。”;陆旭娟老师认为“教学是否有效,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这就要求教师注重课堂教学,它不只是看你备课、上课的认真程度,更关注一个教师对课堂结构的把握,节奏的安排,时间的掌控以及对学生学习方法等等多方面的考虑。教师应明确教学目标, 精心备好每一节课,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减少低效、无效环节,注重探究教学的实效性,创设问题情景,提高学生的思维,认真进行课后反思为提高课堂实效性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些学习心得的撰写,一方面是对学习的吸收与运用,另一方面也是组员对自己的课堂教学的全面的反思。

除了自学以外,每周三的下午第三节课,课题组成员均会到学生阅览室参加集中学习。翻阅各类与教学有关的教育报刊与杂志,及时进行阅读摘抄,交流阅读感受。

外出观课、评课,参加学习培训也是一大重点。组员积极参加省市级培训,开阔眼界,了解最新教研动态,汲取最新研究成果。返校后,还与组员热烈反馈,共享学习成果。

一系列学习活动,使课题组成员在研究的过程中更加的理性,对有效课堂的形成更为的客观,为课堂的实践研究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三、        课堂打磨,互相评课,开展研究课活动。

光学不练假把式。每项研究都离不开实践的检验。为此,课题组成员积极报名参加课堂实践研究。大家本着大胆暴露缺点,虚心接受改进意见的原则,将自己的常态课堂的大门敞开,欢迎组员听课、评课。课题开展一年来,我组成员大胆开设市级公开课、校级对外公开课、校际研讨课、校级研究课,课堂中,积极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学习,调动学生的“思维参与”,努力实现课堂教学有效;精心设计课堂提问,问题设计科学、有针对性,既面向全体学生,又有层次性,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精心设计教学情境,注重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在学生鲜活的日常生活环境中发现、挖掘学习情境的资源。

课后,组员会真诚地进行评课,实事求是地指出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意见,在bbs论坛上,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互动的、有针对性的评课过程中,大家加深了对“有效课堂”的认识,大家逐渐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关注课堂教学的有效设计;在前期备课上下功夫,在课后反思上下功夫。

四、        系统研究,分层推进,研究初见成效

自从开展课题研究以来,组员能将研究与学校、班级的教育教学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开设研究课的多了,撰写教学反思、教学论文的多了,注重总结经验的多了,参与各类比赛的多了。

周军老师撰写的《如何成为一名有效教师?》发表于《常州教师教育》2010年第7期;蔡玉萍老师撰写的《化整为零  全员互动》被评为常州市中小学减负增效优秀案例,《“尝试教学法”在语文试卷评析课中的“尝试”》  2010年总第529530 6版;闫纯君老师撰写的《小小漫画丰富语文课堂》在2010年江苏省教育协会优秀教育论文评比一等奖;戴菊红老师撰写的《开发利用中学语文课程资源探微》发表在《课程与教学》2010.5期。

在第一阶段的研究基础上,本组成员还将就课堂提问、课堂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选择进行相关研究。我们将在研究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在研究中提高自身的课堂教学水平,将课题研究进行到底。

 

2011.01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同济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劳动西路19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