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触摸春天 第一教 调查人:王曼
基于老师的评价语言
1.这节课中,老师给你印象最深的话是什么?为什么?
情况统计:十名学生参加问卷调查,收回十份问卷。其中第一问十名学生都做了回答。第二问有四名学生作了回答。
2.你喜欢老师怎样评价你?
情况统计:十名同学参加问卷调查,收回问卷十份。十名同学都作了回答,其中八名学生喜欢老师肯定,夸奖自己,两名学生喜欢老师指出错误,并帮助其改正错误。
触摸春天 第二教 调查人:王曼
基于老师的评价语言
1.这节课中,老师给你印象最深的话是什么?为什么?
情况统计:十名学生参加问卷调查,收回十份问卷。其中第一问十名学生都做了回答。第二问有两名学生作了回答。
2.你喜欢老师怎样评价你?
情况统计:十名同学参加问卷调查,收回问卷十份。十名同学都作了回答,其中八名学生喜欢老师肯定,夸奖鼓励自己,一名学生喜欢老师指出错误,并帮助其改正错误。一名学生回答不够准确(生:让我突出安静的内心世界)。
分析:
从问卷上不难看出由于教师在第二教时改变了在第一教中比较单一平淡的评价语言,使孩子们在回答问卷问题时能写出教师给自己印象最深的不同的评价语言,由此能看出教师丰富自然的评价语言给孩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二问中百分之八十的孩子仍然喜欢教师对自己使用鼓励,肯定,表扬的评价语言。从而更加证实了教师适时准确的激励性评价的重要性,正于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评价,唤醒和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