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当前位置: 首页>>综合类课题>>促进学生成长>>理论学习>>文章内容
课堂教学话语权的回归
发布时间:2011-03-29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屠敏

课堂教学话语权的回归

案例1

     我的弟弟今年大四,正处于找工作的时候。在众多招聘单位中,我弟选择了海南航天公司的招聘,经历了3轮全英文题目的笔试,笔试通过后接着参加群面。我弟以不错的像貌和独到的见解赢得了面试官一致的好评,进入第二轮面试:单面。单面全英文对话,我弟弟全能听懂,但等他回答的时候却满脸通红说不出英文,好不容易断断续续地交流了一下。虽然最后面试官破例为我弟保留6个月的职位,但是要求我弟一定要拿到一个英语的证书。像我弟这样的哑巴英语有何止他一个人呢,他代表了过去多少代中国式的英语教学的产物:教师一言堂,语法讲得细腻,学生在下面不停地记笔记,很少有口头表达的机会。这则案例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要让课堂教学话语权的回归就是要让学生拥有充分的话语表达权力。

案例2

     这次第九批骨干教师评选活动竞争激烈,在课堂考核环节中,北环中学的生物老师淘汰了所有选手。事后我特意讨教那位老师是如何设计这节课的,该节内容为《绿化,我们共同行动》。她告诉我,她设计了几个小课题,把班级分成几个组,让学生领取感兴趣的课题进行研讨,最后交流想法。整节课教师只是扮演了一个设计者、参与者、帮助者的角色。学生是这节课的主体,他们畅所欲言。为什么这位老师能获得评委的青睐?我想这位教师拥有学生主体观意识。随着学生主体观的重新确立,看一堂好课首先要看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都有参与的愿望,这样才能使每一个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获得心智的发展。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同济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劳动西路19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